思明區是廈門市的經濟、政治、文化、金融中心,位於廈門市南部(含鼓浪嶼全島),三面臨海,與小金門諸島和漳州市隔海相望,面積84平方公里,全區常住人口為106.6萬人。思明區風景秀麗,文化底蘊深厚,城市綠化覆蓋率達52%,空氣優良率常年保持在99%以上,榮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福建省首批“教育強區”。轄內有世界文化遺產鼓浪嶼、胡裏山炮臺等自然人文景觀,廈門大學、國家第三海洋研究所等知名教育科研機構。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口健康主要評價指標達到發達國家中高水準。2023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729.53億元,比上年增長5.6%。其中,第二產業增加值345.08億元,下降3.0%;第三產業增加值2381.68億元,增長7.2%,三次產業比例結構為0.1:12.6:87.3。
【行政區劃】思明區現轄有十個街道:廈港街道、中華街道、濱海街道、鷺江街道、開元街道、梧村街道、筼筜街道、蓮前街道、嘉蓮街道、鼓浪嶼街道,下轄98個社區。
【自然資訊】思明區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長年氣溫較高,雨量充沛,一年四季草木常青,蔬菜瓜果不斷。按四季候溫劃分,春季84天,夏季178天,秋季103天,長夏無冬,春秋相連。受海風影響,夏季基本無酷暑,日最高氣溫≥35℃的,每年平均僅5天。每年平均最低候溫12℃,在2月的第一候(1~5日),島內平均霜日為8天,且為輕霜。島內平均年降雨量為1390毫米左右,平均年降雨日數122.8天,多年平均相對濕度77%,日照時數平均達1878.2小時。雨量多,溫度適中,雨日少,氣候宜人。
綿長的深水岸線,碧海、藍天、沙灘、奇石、綠樹、新鮮的空氣、宜人的氣候,為思明區成為中國最美麗的海港風景城區提供了優越的自然條件,從而也使思明區在創建全國強區的拼搏中成為海峽西岸經濟區最活躍的區域之一。
【地理資訊】思明區位於廈門市南部,境域北緯24°26′~24°28′,東經118°03′~118 °13′,由廈門本島南部和鼓浪嶼全島組成,北面與湖裏區毗鄰,東、西、南面與小金門諸島及漳州市隔海相望,總面積84平方公里。
思明區周圍海域寬闊,港域面積達275平方公里,港闊水深,外航道水深達12~25米,寬1000米以上,可通航10萬噸級船舶;內航道水深大部分在10米以上,局部8米,寬數百米,可通萬噸級船舶港區岸線長234公里,其中深水岸線43公里。港外有大金門島、小金門島、大擔、浯嶼等一系列島嶼組成天然屏障,港內風浪小,可建萬噸泊位約40個,最大可建10萬噸泊位。港內潮差達4~6米,落潮流速大於漲潮流速,泥沙淤積少。地處亞熱帶,終年不凍。年平均霧日30.8天,對航行影響不大。
思明區地勢西北高東南低,丘陵、臺地、平原依次向海岸過渡。思明區由於面積小,河流短小且直接入海,島內水資源總量小,不能滿足生產生活的需要,九龍江北溪引水工程成為向廈門島供水的主要水源。花崗岩丘陵、山地和沙灘,為旅遊提供自然資源 。
【民俗】
思明為廈、泉、漳與臺灣、東南亞交往的交匯處,又是與西方諸國交往的口岸,成了連接閩南傳統民俗與臺灣民俗、東南亞閩南華僑民俗的中心,又是西方民俗傳播地,在長期的交流融會、相容並蓄中形成獨特的思明民俗。
思明人熱情好客,喜結會社,注意禮儀,講究文明,好義者多,公事易舉。
思明民俗中,清明吃薄餅,上元乞壽龜,端午飛龍船,中秋搏會餅,很有特點。既有傳承,又有獨創。思明民間有積極的傳統俗信,也有消極的迷信陋習。隨著時間的推移,民俗中的糟粕大多數已被時代所拋棄。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準的提高和廈門特區的發展,民間在繼承發揚優良的傳統民俗外,又形成不少富有時代氣息的社會禮儀、生活習慣、道德風貌和節日新風。
【歷史厚重】
明末清初(1650年),鄭成功為了抗清複明,駐軍廈門時,把廈門改為思明州(蘊含“思念明朝”之意);民國初年,建制設“思明縣”。
新中國成立後,廈門市劃分行政區域時,為了紀念民族英雄鄭成功,設立思明區。
現思明區系2003年根據國務院、省政府關於廈門市行政區劃調整的批復,由原開元、思明、鼓浪嶼三區整合而成。
【人文薈萃】
廈門市兩大歷史名人鄭成功、陳嘉庚,都在思明區留下深深的足跡。轄區內擁有魯迅紀念館、英雄小八路紀念館、女民兵哨所、“八.二三”炮戰遺址、華僑博物院、鄭成功演武場遺址、鄭成功紀念館、陳化成故居墓園、人類博物館等自然人文景觀,還有全國重點大學廈門大學、國家第三海洋研究所、廈門國家會計學院等知名教育科研機構,市重點中、小學等主要教育資源也集中分佈在我區。
【戲曲】
歌仔戲
歌仔戲是閩南方言戲曲劇種,是我國348個戲曲劇種中唯一根源閩南形成於臺灣,由海峽兩岸人民共同培育的地方戲曲。流傳於福建閩南、臺灣和東南亞華僑華人聚居地。
歌仔戲的歷史,是一部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史。閩南的民間音樂“歌仔”隨著閩南人遷徙的腳步傳播到臺灣,在流傳過程中吸收了流傳在臺灣的其他民歌和車鼓弄等歌舞小戲,以及梨園戲、高甲戲、京劇、閩劇等戲曲形式,二十世紀初在臺灣形成了“歌仔戲”,並迅速進入城市舞臺,發展成為臺灣最受歡迎的地方劇種。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中期傳入廈門,廈門的梨園戲班“雙珠鳳”和“新女班”邀請臺灣師傅戴水保教授歌仔戲,成為閩南最早的歌仔戲班。與此同時,臺灣的“玉蘭社”“霓生社”等歌仔戲班紛紛前來廈門演出,歌仔戲快速地在龍海、漳州等閩南地區流傳,成為最受歡迎的戲曲劇種。臺灣歌仔戲藝人賽月金、月中娥等一批藝人留在閩南。抗日戰爭期間,歌仔戲遭到禁演,閩南藝人邵江海等人,融合閩南“歌仔”創造了“雜碎調”,讓歌仔戲獲得演出,推動了歌仔戲的發展。1948年閩南“都馬劇團”赴臺演出,把“雜碎調”帶到臺灣,成為繼“七字調”之後歌仔戲又一主要唱腔曲牌。
歌仔戲的劇碼以家庭戲和愛情戲為主,經典劇本有《陳三五娘》《三伯英臺》《雜貨記》《呂蒙正》等。歌仔戲曲多白少,以哭調見長,行當角色苦旦最具特色。伴奏樂器有殼仔弦、大廣弦、六角弦、月琴、笛子、鴨母噠、三弦、嗩呐等。歌仔戲是閩南人在臺灣播種同根文明的歷史寫證,對兩岸文化發展及兩岸人民的交流與溝通起著積極的作用。
高甲戲
高甲戲是閩南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因執戈穿甲民間又稱之為“戈甲戲”,又因有三生三旦三花臉九個角色,也稱為“九角戲”等。流行於福建省閩南方言地區和臺灣及東南亞華僑華人聚居地。唱腔語白屬泉腔,用泉州話演唱。
高甲戲孕育於明末清初,起源於閩南民間陣頭“宋江陣”。因以扮演梁山好漢和以演宋江故事為主,早期稱為“宋江戲”。清中葉之後宋江戲藝人吸收竹馬戲等其他藝術門類的表演形式,突破專演宋江戲的局限,發展成為文武合演的“合興戲”。因“搭高臺,穿盔甲”演出,清末始稱“高甲戲”。清末民初高甲戲迅速發展,吸收京劇表演、打擊樂。而源於閩南鄉土生活的醜行表演,在發展過程中行當不斷擴大,表演不斷豐富,逐漸形成了高甲醜獨特的表演藝術。
高甲戲在發展過程逐漸形成獨具特色的表演程式,成為中國傳統戲曲中獨樹一幟的劇種,湧現出“柯賢溪(女醜)、陳宗熟(傀儡醜)、林賜福(布袋醜)、許仰川(公子醜)”等閩南名醜。其劇碼分為大氣戲、繡房戲和醜旦戲三大類,以武戲、醜旦戲和公案戲為主。音樂源於閩南音樂、南音、傀儡調,並受梨園戲的影響,屬南音系統。為適應戲劇性的發展,逐漸加快節奏,增加旋律的變化。唱腔大致分為三類:大氣戲類、生旦戲類、醜旦戲類。主要樂器文樂有大小嗩呐、品簫、二弦、三弦、琵琶等;武樂有小鼓、北鼓、通鼓、大小鑼、大小鈸、小叫、響盞等。
1949年以來,高甲戲新創劇碼《連升三級》《鳳冠夢》《金魁星》《金刀會》《上官婉兒》《阿搭嫂》《大稻埕》等在中國戲曲舞臺上佔有一席之地。高甲戲在海內外有較大影響,曾多次到菲律賓、新加坡及中國香港、臺灣地區進行訪問演出。
福建布袋木偶戲(廈門)
福建布袋木偶戲又稱掌中戲、掌中木偶,是福建閩南地區極具代表性的傳統傀儡戲表演形式之一。布袋木偶戲歷史悠久,相傳始於明代,流傳於福建閩南、臺灣及東南亞華僑華人聚居地。
布袋木偶戲因使用的木偶軀幹是用布縫製而成,其形酷似布袋而得名。其特點是表演者用指掌操縱木偶模仿人的表演,以唱、念、做、打演繹具有戲劇性的故事,既表演一些真人難以體現的動作,有較高的技巧性,又能以喜怒哀樂傳遞人的情感,活靈活現栩栩如生,深受觀眾的喜愛。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廈門曾是閩南布袋木偶戲演出的重地,到了六十年代,廈門布袋戲逐漸蕭條,走向瀕危。進入新世紀,廈門重放光彩,原來一些從事布袋木偶戲表演的藝術家重新恢復活動,廈門布袋戲又以其優美生動、高超的技藝表演展現在觀眾的面前。
廈門布袋戲主要分佈在思明區何厝、曾厝垵、鼓浪嶼,集美區的灌口鎮海仔市、海滄區青礁、翔安區、湖裏區、同安區五顯鎮等,2009年入選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現有多個布袋木偶傳習中心在開展傳承工作。廈門木偶戲多次參加海峽兩岸民間藝術節、海峽兩岸文博會、9 8中國國際投資洽談會、海峽論壇《中華情》晚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等重大演出活動,開展組織進校園、進社區等公益演出活動。多次應邀赴臺灣、金門參加雲林國際木偶節、金門藝術節,以及赴澳大利亞、馬來西亞、印尼等國家進行交流演出,其精湛的技藝、惟妙惟肖的表演傾倒觀眾,擴大了閩南文化布袋木偶戲的知名度與影響力。
【非遺】
世界遺產名錄
鼓浪嶼
鼓浪嶼位於中國福建省廈門市西南隅,面積1.88平方公里。島上氣候宜人,四季如春,無車馬喧囂,處處鳥語花香宛如一顆璀璨的海上明珠,鑲嵌在廈門灣的碧海綠波之中,素有“海上花園”之稱。
19世紀40年代,在全球化浪潮的衝擊下,鼓浪嶼成為一扇中外交流的重要窗口,見證了清王朝晚期的中國在全球化早期浪潮衝擊下步入近代化的曲折歷程迅速發展成為具有突出文化多樣性和近代化生活品質的國際社區。
深厚積澱的閩南文化,加上近代以來中西方文明的對話交流,鼓浪嶼文化從融匯走向創新,不僅造就了歷史國際社區的卓越品質,也對閩南乃至中國的社會變革起到積極推動作用。鼓浪嶼培養出一大批傑出的中外文化精英如中文拼音文字和標點符號的創建者盧戇章,中國現代音樂先驅周淑安,著名體育教育家馬約翰,著名聲樂家和聲樂教育家林俊卿,著名鋼琴家李嘉祿,著名婦產科專家林巧稚、何碧輝,著名天文學家餘青松,著名科學家盧嘉錫……他們在語言學、文學、教育、科技、音樂等方面的成就遠播閩南地區、臺灣、東南亞乃至世界。
時間的風雨錘洗,賦予了鼓浪嶼中西文化交匯、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交融的深厚內涵。改革開放後,在政府主導多方參與下從城市格局、歷史建築景觀環境、文化藝術等不同層次展開的保護工作,使得我們今天還可以看到一座真實、完整的鼓浪嶼。迄今島上仍留存著千餘幢中外風格各異的建築物保留著熱愛音樂的傳統擁有“萬國建築博覽“音樂之鄉”、“鋼琴之島”等美譽。
多年來,鼓浪嶼是廈門旅遊名副其實的一張燙金名片,每年都吸引著上千萬海內外遊客慕名前來觀光遊覽,素有“不遊鼓浪嶼,枉費廈門行”之說。作為景區的鼓浪嶼,以建築為表,音樂為魂,有良好的口碑和系列桂冠:國家首批5A級旅遊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35個王牌景點之一,福建“十佳”風景區之首;2005年在《中國國家地理》“選美中國評選中,脫穎而出,被評為“中國最美城區”榜首;2006年入選“外國人最值得去的50個地方金獎”;2017年,鼓浪嶼入選“世界文化遺產”,這座被習近平總書記譽為“女王皇冠上的寶石”的小島,以其獨特的魅力在世界舞臺上閃爍著耀眼的光芒。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南音
南音,又稱“南曲”“弦管”“南管”“南樂”,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樂種之一 。漢唐兩宋以來,歷代中原移民南遷,把中原音樂帶入以泉州為中心的閩南地區,並在歷代延續中與當地民間音樂、外來音樂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樂遺韻的音樂表現形式。相傳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五位南音妙手進京朝聖演奏南音,被賜“禦前清客”“五少芳賢”,後稱南音為“禦前清曲”。南音流傳於福建閩南和臺灣、香港、澳門等地及東南亞閩南華僑華人聚居地。
南音由“指”“譜”“曲”三大部分構成完整的音樂體系,並依樂器組合不同分為上四管和下四管。主要樂器上四管有琵琶、洞簫、二弦、三弦、拍板等;下四管有南噯、響盞、四寶、狗叫(小叫)、木魚、雙鈴等。南音的演唱形式,有唱者手執拍板或坐或站而唱,或斜抱琵琶自彈自唱,或唱者執琵琶中坐彈唱,持二弦、洞簫者各分左右兩旁坐奏為其伴奏。
清中期以來,隨著廈門港貿易的發展,廈門成為閩南的中心城市,也成為南音發展和傳播中心,湧現出幾代傑出的南音名師,其中有章煥、林祥玉、林霽秋、紀經畝等。章煥所編的《文煥堂初刻指譜》編於清鹹豐七年(1857年)。林祥玉,清鹹豐四年(1854年)生於廈門,著名的南音樂師,許啟章、林霽秋等名曲家都出自他的門下。清末前往臺灣開館教授南曲,為南曲在臺灣的傳播作出了突出貢獻。他於花甲之年編印的《南音指譜》,為近代南音的傳承立下不朽的功業。林霽秋,世居廈門,生於清同治八年(1869年)。他的最大貢獻在於編撰了《泉南指譜重編》這一鴻篇巨著,考定南音唱詞出處,豐富充實了南曲版本,填補了近代中國南樂史上的空白。紀經畝,一代南音宗師,1900年生於廈門同安縣。他精通南音演唱及演奏,尤以琵琶演奏最為精湛,創作的南音新曲目達500多篇。《感謝公主》《沁園春·雪》《迎龍小調》《滿江紅·頌鄭成功》等,以及與新音樂工作者創作的南音大譜《閩海漁歌》,都是他的代表作。他還多次到香港及海外教授傳播南音,並為組建廈門南樂團嘔心瀝血。
南音是中國古代音樂體系的當代活態遺存,有著“音樂活化石”之稱,於2009年入選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
“送王船”,也稱“燒王船”、“祭王船”、“貢王”等,俗稱“做好事”。它是一種消災祈安的祭典醮會,是閩臺沿海村落的民俗活動。它源於古代航海者為“禳人船之災”而放小舟、彩船的習俗,後與王爺信仰和道教科儀“海醮”結合起來,逐漸演化有戲劇表演性的送王船儀式,並通過王船漂流、移民遷徙、請香分爐等方式廣泛傳播臺灣各地。閩臺送王船體現了閩南人敬畏海洋、珍愛生命,關愛弱勢、化怨為和,匡扶正義的思想性格特徵。
送王船是廣泛流傳於我國閩南地區和馬來西亞麻六甲沿海地區禳災祈安的民俗活動。自15至17世紀形成以來,隨著“下南洋”和海上貿易,逐步從我國閩南地區傳播到東南亞地區。送王船傳遞著人們對先輩走向海洋的歷史記憶,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尊重生命的理念,為推動包容性社會發展提供了豐富的文化對話資源;其承載的觀察氣象、潮汐、洋流等海洋知識和航海技術,是人們長期海上生產生活智慧的結晶。送王船被中馬兩國的相關社區視為共同遺產,是中華文化在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傳播與交融的生動例。
國家級
講古
廈門方言講古是閩南方言的曲藝說書形式。它是廈門百姓閒暇時喜聞樂見的一種娛樂活動。 “講古”,原指講述古代的歷史故事,實已擴展為講述古今一切民間故事。傳統講古的表演形式是藝人坐或站在講古場裏放著驚堂木的桌邊,手執書本或摺扇,用生動豐富、風趣詼諧的閩南方言詞語、俗話、順口溜或四句念等,伴著抑揚頓挫、輕重緩急、變化多端、動人心弦的語調和聲腔,輔以豐富的面部表情和其他肢體語言,必要時還拍響桌上的驚堂木,繪聲繪色地講述古今富於曲折變化的各種故事,刻畫各色各樣栩栩如生的人物,讓聽眾在潛移默化中瞭解中華民族和閩南地區的歷史知識、社會生活、風俗習慣和人生價值觀等。傳統的“講古”多以長篇歷史故事為主,像《封神榜》、《三國演義》、《說唐演義》、《水滸傳》以及《今古奇觀》 、《警世通言》 、《拍案驚奇》等,新編的故事如《鄭成功》以及《魯迅在廈門》、《安業民》等。長篇故事,往往要講述數日至數十日,由於說書藝人那敷演故事引人入勝的感染力和善於分截故事情節的技巧,使聽者如癡如醉,欲罷不能。
廈門方言講古的歷史十分悠久。據清道光《廈門志》載:“說平話者,綠蔭樹下,古佛寺前,稱說漢、唐以來遺事。眾人環聽,斂錢為饋,可使愚頑不識字者為興感之用……”由此可見,起碼在清代,講古在廈門地區已相當興盛了。講古人不但有百姓中業餘的能說會道者,還形成了一支職業的講古藝人隊伍。20世紀20年代,廈門方言講古極盛,僅十幾萬人的廈門市區就有幾十個講古場。1938年廈門淪陷後,講古場幾乎絕跡,抗戰勝利後陸續恢復。“文革”期間,廈門方言講古受衝擊,職業講古無一倖免。但業餘仍有人講述。改革開放後,廈門方言講古又逐漸興盛起來。楊敏謀、範壽春等“講古仙”已為人們所熟知。範壽春的《閩南話講古》光碟有一定的影響。
廈門漆線雕
廈門漆線雕是中國漆藝文化寶庫中的藝術瑰寶之一,源於泉州,是閩南地區的漢族傳統工藝。在福建泉州歷史悠久,目前可考的有1400多年的歷史。漆線雕工藝在廈門流傳三百餘年,歷經蔡氏十三代傳人。漆線雕做工精細雅致,形象逼真生動,風格古樸莊重,畫面栩栩如生,堪稱藝苑奇葩,中國一絕,是古代的佛像雕塑藝術的遺脈,在廈門沿海地區的發展依賴於民間宗教的興盛及神佛雕塑行業的繁榮。
答嘴鼓
答嘴鼓是閩南民間一種喜劇性的說唱藝術,近似我國北方的對口相聲。它的重要特點是,善於運用生動活潑、詼諧風趣的閩南方言詞語、俚俗語,充分發揮閩南方言豐富多彩的音韻結構所構成的富有變化的音律美和節奏美,嚴格組織對白的韻語押韻,採用組織“包袱”的手法和具有閩南文化特色的“?笑科”(爆笑料)等藝術手段,來表現生活,刻畫人物,從而取得較強的喜劇效果與藝術感染力。
閩南地區各種形式的民間口頭文學(如歌謠、順口溜、四句念、韻故事等)是孕育答嘴鼓的搖籃。臺灣民間藝人藍波裏(宋集仁)吸取閩臺民間文學的養料,創作了“四句聯”、方言故事詩、拍嘴鼓等,奠定了答嘴鼓形成的基礎。廈門林鵬翔學習藍波裏,並集中群眾智慧進行革新創造,使答嘴鼓定型並走向成熟。目前答嘴鼓已成為閩臺地區群眾喜聞樂見的一種曲藝,並走出國門,在南洋群島如新加坡、馬來西亞等一些國家和地區逐漸流傳開來。多年來,廈門答嘴鼓已形成了自己的藝術特點,它以閩南語韻語對話的形式,用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地方方言來引人發笑,在笑聲中表達一定的主題,它憑藉語言的風趣、幽默以及韻語的巧妙運用和演員的演技來感染觀眾,讓人們在笑聲中得到藝術和美的享受。
答嘴鼓的作品和演出受到人民群眾的喜愛,如藍波裏的 《鱉緝飛機》、《僑鄉伯甲匏仔螺》、《無稀奇》 等,林鵬翔的《唐山過臺灣》、《慶新春》、《中秋月圓》、《吳真人》、《王爺婆》、《夫人屬馬》、《家已咬鼻仔》和《廈門燒肉粽》等,都是家喻戶曉的答嘴鼓佳作。
歌仔戲
歌仔戲是閩南方言戲曲劇種,是我國348個戲曲劇種中唯一根源閩南形成於臺灣,由海峽兩岸人民共同培育的地方戲曲。流傳於福建閩南、臺灣和東南亞華僑華人聚居地。
歌仔戲的歷史,是一部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史。閩南的民間音樂“歌仔”隨著閩南人遷徙的腳步傳播到臺灣,在流傳過程中吸收了流傳在臺灣的其他民歌和車鼓弄等歌舞小戲,以及梨園戲、高甲戲、京劇、閩劇等戲曲形式,二十世紀初在臺灣形成了“歌仔戲”,並迅速進入城市舞臺,發展成為臺灣最受歡迎的地方劇種。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中期傳入廈門,廈門的梨園戲班“雙珠鳳”和“新女班”邀請臺灣師傅戴水保教授歌仔戲,成為閩南最早的歌仔戲班。與此同時,臺灣的“玉蘭社”“霓生社”等歌仔戲班紛紛前來廈門演出,歌仔戲快速地在龍海、漳州等閩南地區流傳,成為最受歡迎的戲曲劇種。臺灣歌仔戲藝人賽月金、月中娥等一批藝人留在閩南。抗日戰爭期間,歌仔戲遭到禁演,閩南藝人邵江海等人,融合閩南“歌仔”創造了“雜碎調”,讓歌仔戲獲得演出,推動了歌仔戲的發展。1948年閩南“都馬劇團”赴臺演出,把“雜碎調”帶到臺灣,成為繼“七字調”之後歌仔戲又一主要唱腔曲牌。
歌仔戲的劇碼以家庭戲和愛情戲為主,經典劇本有《陳三五娘》《三伯英臺》《雜貨記》《呂蒙正》等。歌仔戲曲多白少,以哭調見長,行當角色苦旦最具特色。伴奏樂器有殼仔弦、大廣弦、六角弦、月琴、笛子、鴨母噠、三弦、嗩呐等。歌仔戲是閩南人在臺灣播種同根文明的歷史寫證,對兩岸文化發展及兩岸人民的交流與溝通起著積極的作用。
高甲戲
高甲戲是閩南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因執戈穿甲民間又稱之為“戈甲戲”,又因有三生三旦三花臉九個角色,也稱為“九角戲”等。流行於福建省閩南方言地區和臺灣及東南亞華僑華人聚居地。唱腔語白屬泉腔,用泉州話演唱。
高甲戲孕育於明末清初,起源於閩南民間陣頭“宋江陣”。因以扮演梁山好漢和以演宋江故事為主,早期稱為“宋江戲”。清中葉之後宋江戲藝人吸收竹馬戲等其他藝術門類的表演形式,突破專演宋江戲的局限,發展成為文武合演的“合興戲”。因“搭高臺,穿盔甲”演出,清末始稱“高甲戲”。清末民初高甲戲迅速發展,吸收京劇表演、打擊樂。而源於閩南鄉土生活的醜行表演,在發展過程中行當不斷擴大,表演不斷豐富,逐漸形成了高甲醜獨特的表演藝術。
高甲戲在發展過程逐漸形成獨具特色的表演程式,成為中國傳統戲曲中獨樹一幟的劇種,湧現出“柯賢溪(女醜)、陳宗熟(傀儡醜)、林賜福(布袋醜)、許仰川(公子醜)”等閩南名醜。其劇碼分為大氣戲、繡房戲和醜旦戲三大類,以武戲、醜旦戲和公案戲為主。音樂源於閩南音樂、南音、傀儡調,並受梨園戲的影響,屬南音系統。為適應戲劇性的發展,逐漸加快節奏,增加旋律的變化。唱腔大致分為三類:大氣戲類、生旦戲類、醜旦戲類。主要樂器文樂有大小嗩呐、品簫、二弦、三弦、琵琶等;武樂有小鼓、北鼓、通鼓、大小鑼、大小鈸、小叫、響盞等。
1949年以來,高甲戲新創劇碼《連升三級》《鳳冠夢》《金魁星》《金刀會》《上官婉兒》《阿搭嫂》《大稻埕》等在中國戲曲舞臺上佔有一席之地。高甲戲在海內外有較大影響,曾多次到菲律賓、新加坡及中國香港、臺灣地區進行訪問演出。
中秋博餅
“中秋博餅”是閩南地區一項重要的民間競技遊戲習俗。它起源於廈門,傳說在明末清初已有中秋博月餅的習俗,後流傳於漳州的龍海、泉州的安海和金門等地。
中秋博餅是通過擲六個骰子的方式,博得狀元、榜眼、探花、進士、舉人、秀才共6個等次,獲取大小不等的月餅(狀元餅1個,對堂餅2個,三紅餅4個,四進餅8個,二舉餅16個,一秀餅32個),是一項遊戲法則公平、簡單、有趣的競技遊戲活動。早期的博餅多以家庭為單位。在中秋佳節,全家團圓, 博餅怡情作樂, 共用天倫之樂;又希望團圓之後,各奔前程, 好運當頭, 便將月餅改成為按科舉級別製成的一整套會餅,同時結合古代博弈遊戲的《骰子選格》和明代中期江南流行的“狀元籌”遊戲法則,全家同樂。
鴉片戰爭後,廈門逐步成為我國東南沿海的港口城市、閩南經濟文化中心和華僑出入境的口岸,此項活動也由家庭發展到親友然後普及到社會群體,並傳播到港、臺以及東南亞閩南籍華僑華人聚居地。
中秋博餅已成為廈門百姓中秋佳節家人、朋友、同事團聚時,增進親情友誼的一項民俗娛樂活動,對促進消費,營造節日祥和景象,傳承傳統生活習俗,都具有積極的作用。
閩南童謠
閩南童謠是閩南民間創作的給兒童誦讀、說唱的兒童歌謠。它運用生動形象的閩南方言詞語和豐富多彩的閩南方言語音所構成的韻律美與節奏美,符合兒童生理、心理的特點和理解能力,深受兒童喜愛,廣泛流傳於閩南城鄉。閩南童謠屬於閩南民間的口傳文學,具有集體性(即集體創作)與變異性(即在流傳過程中會發生增刪補充等變化)的特點,是老百姓智慧的結晶。
關於閩南童謠的起源、沿革,並沒有詳細的文字記載,但福建地方典籍中記載著唐代福建觀察使常兗州曾聽到
閩地民間流行著《月光光》童謠。這首唐代童謠雖與今天閩南各地流傳著的《月光光》童謠在文字上有些不同,但其主題和結構卻十分相似,由此可見閩南童謠源遠流長的歷史。隨著宋元明清時期閩南地區大批移民向外遷徙,閩南童謠也跟著流傳到了廣東潮汕、海南省以及臺灣等地區、甚至遠涉重洋,傳播到南洋許多國家和地區。
廈門珠繡
廈門珠繡是具有獨特藝術風格的裝飾性手工藝品。珠繡起源於唐朝,鼎盛於明清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工藝逐漸失傳。廈門珠繡以新穎別致、富麗堂皇、光彩奪目見稱,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有珠拖鞋、珠掛圖,珠繡包等一百多個品種。這些產品均採用閃亮奪目,五彩繽紛的玻璃珠子和電光膠片,運用凸繡、平繡、串繡、粒繡、亂針繡、豎針繡、疊片繡等傳統的工藝手法、繡制出淺浮雕式圖案。全珠圖案構圖嚴謹、密不容針;半珠圖案優雅秀美,清新悅目。
延平郡王信俗
延平郡王信俗可上溯至清朝光緒元年(1875),鄭成功在海峽兩岸享有極高的威望,每到春秋二節,臺灣、香港等地的鄭氏宗親都會來燒香祭拜。從形式上看是民眾對鄭成功的崇拜採取祭祀的方式,但民俗上卻是閩南文化乃至中國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聯繫海峽兩岸乃至海外鄭氏後裔的一種文化紐帶。
省級
廈門疍民習俗
疍民,分佈於我國浙、閩、粵、瓊等省沿海、沿江地帶,他們終年浮蕩江海,以舟為家,以漁為業,隨處棲泊,逐潮往來。疍民最早是古百越族的後裔,民間有山佘水疍之說。
廈門島西南隅的廈門港是疍民集居地之一,明末清初疍民大批從九龍江流域來到這裏捕魚或造船為生。據乾隆《鷺江志》中的《鷺島水仙宮碑記》載:“鷺門田少海多,居民以海為田,恭逢通洋弛禁,夷夏梯航,雲屯霧集。魚鹽蜃蛤之利,上供國課,下裕民生”,這就說明廈港在清初時就成為全國較有名的漁港。
廈門疍民現集結於今思明區廈港街道,他們與其他地方來廈的漁民一起,通過長期的磨合交融,創造了許多獨特的風俗習慣。如忌說:“翻、沉、破、死、滅、熄、離、散、倒、空”等字;日常在船上吃飯,飯後不能將碗倒放;吃魚不准亂翻,小魚整條用筷子夾到自己碗裏吃,大一點的魚,上面的魚肉吃完了,要先把露出的魚脊骨夾掉,然後再吃下麵的魚肉,這是顧忌有翻船之虞;有的飯後還把手中的筷子在碗裏繞了幾繞,再放下筷子,表示漁船繞過了暗礁和淺灘,然後漁船停泊就安穩可靠了。疍家特有的海上公德,就是在海上發現漂流的屍體,必須想方設法帶回漁港妥善處理。廈港的“田頭媽”,就是專門處理這種事情的小寺廟。
長期以來人們把廈門疍家女、惠安女和潯埔女稱為 “福建三大特色女”。廈門疍家出海捕魚都穿上自製的 “油衫褲”,是用本色的龍頭細布,按各人的身材量體裁剪,先在特製的紅柴汁中染浸,擦兩遍桐油,再塗上一遍面光油。這樣的油衣褲穿戴起來十分舒適方便,能經受風雨和海浪的侵襲,經久耐用且獨具特色。他們在海上結婚,疍船相靠,女到男船,增添一艘夫妻船。疍家姑娘頭飾,頭上用紅紗線盤成“煙筒箍”。他們創建大釣艚漁船,成為閩南定型的捕魚船。疍民尊崇中華白海豚為“媽祖魚”和“鎮港魚”。廈港疍民習俗豐富獨特,蘊含了深厚的疍家歷史文化,是十分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廈金宋江陣
宋江陣是民間武術團體演練形式,是集南少林武術和舞蹈、雜技為一體的廣場表演專案;源於明代抗倭鬥爭中的軍旅步戰武術陣法和鄉團訓練,隨著歷史的發展,演化成為海峽兩岸人民喜愛的一種武舞結合的演藝陣頭。金門的宋江陣是從廈門同安傳過去的,故其宋江陣演武模式與廈門地區基本相同。
閩南皮影戲
皮影戲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一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表演時,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後面,一邊操縱影人,一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講述故事,同時配以打擊樂器和絃樂,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其流行範圍極為廣泛,並因各地所演的聲腔不同而形成多種多樣的皮影戲。
素菜製作技藝(廈門南普陀)
南普陀素菜原為供佛素齋,供僧人和信眾吃齋所用。後經不斷傳承與完善,融閩南特色的素食與宗教文化信仰於一體,逐漸形成具有閩南特色的素食文化。南普陀素菜以選料嚴格,製作精細,堅持素料、素作、素名為特點。既講究色、香、味、形,更講究素菜之名。菜名充分體現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素食文化的悠久底蘊。
閩派古琴(廈門)
古琴,又稱瑤琴、七弦琴,是中華民族最早的彈絃樂器,其歷史悠久、文獻浩瀚、內涵豐富且影響深遠,為世人所珍視。福建自古有古琴流派,傳承至今,脈絡清晰,傳承有序。
古塤
塤是古人技法樂器,管樂器裏邊全世界最早的在全國6700多年以前出現的古樂器。在西安的半坡出土的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就有該種樂器,那時候是將其用做打獵用的集合人的像號角一樣的工具。當時只有一個一個小3度的孔,後來就發展到當做樂器來使用。商代的時候塤已經發展到五孔,該五孔以後就成為一種正式的樂器使用,但是由於五孔再也沒有發展,明清時代塤就失傳了。
何天佐傳統中醫藥正骨療法(廈門)
據《成都滿蒙族志》和四川地方誌《蒙古族世醫特呼爾氏史略》碑記,何氏骨科系蒙古族特呼爾氏創立,迄今已三百多年歷史,融蒙、滿、漢族醫學和西醫骨科學及武學為一體,獨樹一幟,療效卓著,飲譽中外。何天佐傳統中醫藥正骨療法為何氏骨科三大流派重要分支之一。
福建布袋木偶戲(廈門)
福建布袋木偶戲又稱掌中戲、掌中木偶,是福建閩南地區極具代表性的傳統傀儡戲表演形式之一。布袋木偶戲歷史悠久,相傳始於明代,流傳於福建閩南、臺灣及東南亞華僑華人聚居地。
布袋木偶戲因使用的木偶軀幹是用布縫製而成,其形酷似布袋而得名。其特點是表演者用指掌操縱木偶模仿人的表演,以唱、念、做、打演繹具有戲劇性的故事,既表演一些真人難以體現的動作,有較高的技巧性,又能以喜怒哀樂傳遞人的情感,活靈活現栩栩如生,深受觀眾的喜愛。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廈門曾是閩南布袋木偶戲演出的重地,到了六十年代,廈門布袋戲逐漸蕭條,走向瀕危。進入新世紀,廈門重放光彩,原來一些從事布袋木偶戲表演的藝術家重新恢復活動,廈門布袋戲又以其優美生動、高超的技藝表演展現在觀眾的面前。
廈門布袋戲主要分佈在思明區何厝、曾厝垵、鼓浪嶼,集美區的灌口鎮海仔市、海滄區青礁、翔安區、湖裏區、同安區五顯鎮等,2009年入選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現有多個布袋木偶傳習中心在開展傳承工作。廈門木偶戲多次參加海峽兩岸民間藝術節、海峽兩岸文博會、9 8中國國際投資洽談會、海峽論壇《中華情》晚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等重大演出活動,開展組織進校園、進社區等公益演出活動。多次應邀赴臺灣、金門參加雲林國際木偶節、金門藝術節,以及赴澳大利亞、馬來西亞、印尼等國家進行交流演出,其精湛的技藝、惟妙惟肖的表演傾倒觀眾,擴大了閩南文化布袋木偶戲的知名度與影響力。
閩南跳鼓舞
跳鼓舞俗稱花鼓弄,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民俗舞蹈。相傳起於春秋時期,在泉州廣泛流傳據說已有六、七百年歷史。 古老的跳鼓舞以鼓為主,技藝高超,瀟灑奔放,但各處表演形式不盡相同。最具影響的,是流傳在泉州城內及其附近晉江、石獅、下南安的”旋鼓舞”和南安縣詩山鎮鳳坡村的”鳳坡跳鼓”。 跳鼓舞主要用於謁祖、晉壽、佛誕、廟會、祈雨等宗教信奉活動。表達了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閩派盆景技藝(廈門)
閩派盆景在福建尤其是閩南的廈門、漳州一帶有著悠久的歷史。一百多年來,閩派盆景的發展不曾停止,閩派盆景技藝及藝術欣賞的理論,主張盆景創作要尊重自然和尊重植物的生長規律,對於山水盆栽主張分為寫生盆景、寫意盆景和寫事盆景,將閩派盆景的主要表現特徵歸納為 “勢、老、大、韻”和 “活、清、神、意”八個方面。閩派盆景技藝傳人突出盆景小中見大的藝術特色,樹種以榕樹為主,兼以榆、樸、楓、雀梅、七裏香等樹種,造型有立世、伏式、臥式、懸崖式、叢林式等,講究根、幹、冠的統一,形神具備,剛柔相濟,尤其是對榕樹盆景要求三美俱全,即氣根美、塊根美和根蔓美。
廈門微雕(許通海微雕製作技藝)
我國微雕藝術發展至今已有3000 多年歷史,廈門微雕(許通海微雕製作技藝)為其重要分支之一,其起源於閩南地區雕刻碑文、工藝品等,至今已流傳百年。許通海傳承祖上技藝,不用借助顯微鏡或放大鏡等外物,全憑肉眼、意念和感覺運刀,每平方釐米刻500餘漢字,能在一部微雕作品融入超百萬字經典華章,是壽山石立體微雕和九龍璧硬玉微雕的創始人。他還創新發展了平面微雕、立體微雕、軟微雕、硬微雕、奇石微雕、多國語種微雕、多重藝術融合微雕,可謂集前人之大成。專案流傳輻射至福建漳州、四川成都等傳習展示館。作品主要銷往北京、深圳、浙江及臺灣地區等。對於豐富人民群眾的藝術文化生活、促進中華傳統工藝振興發展及文化的認同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藝術、科學、經濟價值和較大影響力。
廈門餡餅手工製作技藝(鼓浪嶼餡餅)
鼓浪嶼餡餅歷史悠久,是福建省特產之一。因其口感香甜酥細、濕潤冰涼、口味繁多,深受廈門本地群眾、臺灣及東南亞華僑同胞喜愛。而這獨特的口感歸功於其傳承百年的配方及工藝。鼓浪嶼餡餅傳統製作技藝歷經百年繁衍發展,仍然保持著很完整的延續性,未被異化。由傳承百年的配方及工藝純手工製成,獨具地方特色。
廈門餡餅手工製作技藝(南普陀素餅)
南普陀素餅源於明代,為祭祀禮佛之貢品並世代相傳,其製作技藝秉承天然、營養、科學、健康、環保的養生理念,具有以下特徵:一是選料講究:均採用優質原料,餡料自己生產,有獨門的配方和工藝,並嚴格按佛家素食要求採購並使用;二是製作精細:純手工製作,主要有制餡、泡皮、搭酥、擀皮、包餡、定型、烘烤等環節;三是外觀均勻有質感,產品呈扁圓形,色澤均勻,呈金黃色;表皮有層次感,皮薄餡多,厚薄適度,口味香醇,甜而不膩,有“廈門素餅之首”的美稱。
詩詞閩南方言吟誦
詩詞閩南方言吟誦是用閩南方言文讀音(讀書音)吟誦古詩詞的一種藝術表演方式。它主要流行於閩南、臺灣地區。“誦”指誦讀或朗誦;“吟”指吟唱,一般是昔時私塾教育或文人學士根據個人對每首古詩詞內容的理解而情不自禁地哼唱出帶有音樂色彩的曲調。
古詩詞是中華傳統文化詩詞閩南方言吟誦是用閩南方言文讀音(讀書音)吟誦古詩詞的一種藝術表演方式。它主要流行於閩南、臺灣地區。“誦”指誦讀或朗誦;“吟”指吟唱,一般是昔時私塾教育或文人學士根據個人對每首古詩詞內容的理解而情不自禁地哼唱出帶有音樂色彩的曲調。
古詩詞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用閩南話吟誦古詩詞是保護、傳承中華傳統文化這一瑰寶的重要方法。閩南話歷史悠久,其讀音主要由閩南話文讀音(讀書音)和白讀音(說話音)兩大差別較大的語音系統組成的。閩南話文讀音(讀書音)同樣是作為“古漢語活化石”的閩南話很重要的組成部分。
閩南話文讀音(讀書音)跟以《唐韻》為代表的唐宋標準音在音類的對應上規律比較整齊,音值(即具體讀音)方面,有不少音類的音值,閩南話的讀音跟唐宋標準音的讀音幾乎相同或相當接近。所以用閩南話文讀音(讀書音)來吟誦古詩詞,大多數詩詞的押韻是和諧,平仄格律卻是完全相同的。這個特點是漢語其他方言難以比擬的。而韻律的和諧與平仄格律的相合是古詩詞音韻格律所產生的音樂及其所帶來的藝術魅力所不可或缺的。同時,閩南話文讀音(讀書音)在閩南廈、泉、漳三地的讀音基本一致,而三地白讀音(說話音)的讀法差別則比較大。因此,閩南地區三地人們用各自閩南話文讀音讀古詩詞也可體現在音韻格律的一致性。再則,通過吟誦大量的古詩詞,是較快較多較有效地學習和掌握閩南話字音的讀書音的最佳途徑。
市級
松筠堂藥酒配製工藝
松筠堂藥酒及其傳統配製工藝擁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松筠堂藥酒是一部活的酒史。該藥酒的傳統配製工藝由清朝舉人、名醫翁朝言所研創。翁朝言作為鼎鼎大名南少林五祖拳創派大師蔡玉明的入門弟子,是當時的武舉人,也是閩南及東南亞一帶著名的拳師。
廈門貢魷魚手工技藝
本港魷魚是廈門著名海洋產品,個小、肉厚、鮮嫩。貢魷魚是廈門民間名小吃。其以優質新鮮本港魷魚為原料,工藝精湛:由木炭將其烤熟,再置於案板經木槌反復敲至疏鬆,最後製成薄片。吃時蘸酸辣醋,味道鮮美。
龜糕印技藝
福建閩南和臺灣一脈相承,自古以來就有崇龜的習俗,他們把龜看成能帶來幸福生活的聖物,當做福、祿、壽、喜、財的吉祥象徵。“龜印”是用來製作一種“龜”形祭祀糕點的模具,製作這種模具的工藝即為雕龜印,它是閩南的一種民間傳統手藝,至今已傳承了五代人,百餘年歷史。
鼓浪嶼通臂拳
鼓浪嶼通臂拳源於通背劈掛拳,迄今已有270多年歷史,屬北少林拳種,是中華武術重要的拳種之一。20世紀初,通背劈掛拳第六世祖孫振寰挾藝南下,在廈門鼓浪嶼創辦了“通背武術社”,他將摔跤、大洪拳、譚腿、六合槍、太極拳等武術流派的精髓吸收進了通臂拳中,形成了鼓浪嶼通背拳。經過孫振寰數十年的耕耘,鼓浪嶼通臂拳在閩南地區落地生根,成為具有鮮明特色的閩南拳種。1957年孫振寰任福建省武術隊主教練,多次帶領我省健兒參加重大國內、國際賽事,取得驕人成績,鼓浪嶼通臂拳聞名全國。
鼓浪嶼通臂拳留傳下來的套路有57套,其中拳術17套,器械20套,徒手對練8套,器械對練12套。鼓浪嶼通背拳屬於長拳類專案,動作舒展大方,矯健美觀,有助強身健體,具有獨特的表演價值和健身效果。
李氏經絡叩擊技藝
叩擊法源自拍打法,記載於北魏時期魏明帝太和元年(227年)的《易筋經》。到了清代的乾隆四年由太醫吳謙負責編修的《醫宗金鑒·正骨手法·外治手法篇》中對振梃法的描述,近似於現在的拍打法。李氏經絡叩擊法的歷史悠久,至今已100多年,它是用羊角、木槌或木棒製成的拍子點蘸祖傳外用叩擊液,在人體各部位進行輕重不同而有節奏拍打的保健方法演變而來的,是按照一定的部位、力度、節奏、路線叩擊,從而達到保健目的。
中國剪紙藝術(思明區)
剪紙是一種鏤空藝術,其在視覺上給人以透空的感覺和藝術享受。其載體可以是紙張、金銀箔、樹皮、樹葉、布、皮、革等片狀材料。剪紙在中國農村是歷史悠久、流傳很廣的一種民間藝術形式。剪紙,顧名思義就是用剪刀將紙剪成各種各樣的圖案,如窗花、門箋、牆花、頂棚花、燈花等。
閩南話湯頭歌訣
閩南語湯頭歌訣,是運用特有的閩南語韻律唱誦七言的《湯頭歌訣》,方便湯頭歌的記憶、傳播和理解。《湯頭歌訣》是清康熙年間的老中醫汪昂整合中醫古方編撰而成,用七言詩體編成歌訣,將每個湯劑的名稱、用藥、適應證、隨證加減等都寫入歌中。《閩南語湯頭歌訣》的韻律自古有之,汪昂編撰完成《湯頭歌訣》之後,廈門地區就有人將這樣的韻律嵌入歌訣中,指導中醫學習和臨床應用,傳唱至今。
何厝小操隊
“何厝小操隊”的形成據村中史料記載及老一輩口口相傳,可追溯到明朝末年期間。何厝地處廈門東部沿海的最前線。明朝末年,匪盜四起,日本浪人結成的海盜集團不時侵犯廈門東部沿海地區。民族英雄鄭成功為抗清平夷,在何厝村週邊設有防禦軍營,稱之為“鄭厝”與“鄭邊”(至今何厝村仍然生活著鄭姓族人的後裔)。村中民眾自發組織鄉團籌集武器,習武練兵保衛家園,抗擊倭寇匪盜。當時鄭家軍將士時常在營地中操練陣法、武術,村中部分有志之士頻頻向軍中將士請教,並獲得將士們的認可,授之於簡單的防禦陣法,如:藤盾防禦等。鑒於此乃由官兵傳授,且這些陣法均由何厝村民小團體所構成,故稱之為“何厝小操隊”。隨著政局逐步穩定,“小操隊”逐漸成為一個民俗活動沿襲下來。
廈門海普習俗
海普習俗是近水而居的漁家疍民保留的一種習俗,據乾隆《道光志》卷十五載:“鷺門田少海多,民以海為田,自通洋弛禁、夷夏梯航,雲屯霧集。魚鹽蜃甲之利,上裕課而下裕民”,“七月朔起‘各社裏設醮作盂蘭盆會,俗名普度,祀無主之魂”。可見清一朝廈門乃至閩南沿海是以海洋作業為主。而當時海洋作業的群體對於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相對低弱的,因此每逢海戰或自然災害發生時則死傷巨眾,而清代也已經有普度習俗。
廈門城城隍信俗
廈門城城隍廟始建於明朝洪武年間,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建城即設城隍,廈門城城隍是廈門城市文化發源地廈門城的精神化身,城隍信俗隨著廈門城百年變化中延續,承載著深厚文化底蘊,其中城隍信俗以愛國主義精神“英雄崇拜”為核心,包含城隍聖誕、城隍夜巡、中元普渡民俗慈善活動、元宵乞龜、城隍祭典、重陽拜鬥祈福等特色民俗,如今已然成為維繫海內外華人僑胞的重要情感紐帶。
福船船帆製作技藝
中國古代有“浙、沙、福、廣四大名船”。福船,因在福建沿海建造而得名。福船應用極為廣泛,明、清時期福建沿海建造的各種“戰船”“海滄船”“草撇船”等統稱福船。
福船的制帆技藝具有悠久的歷史,船帆的最先著風之帆緣稱作前緣,它位於船隻的前部。後部的船翼後緣稱作帆的後緣。從前緣到帆的後緣的假想水平線稱作弦,船帆的曲度稱作吃水,並且從弦到最大吃水點的垂直距離稱作弦深。充滿空氣以形成凹面彎曲的船帆的一面稱作迎風面,向外吹以形成凸起形狀的一面稱作背風面。帆的作用是根據風吹來的方向不同可以調整角度,以有效利用風能推動船前進。早期在廈門,人們根據船帆位置和形狀的不同,將福船上的船帆分為船首帆、船尾帆、中帆(大帆)、四角帆和三角帆。船帆有著鼓舞士氣的作用。“以往,無帆不成船。”帆,一度是船的“動力引擎”。
福船的制帆技藝不僅僅包含傳統的裁剪、染色、縫製、打繩結等製作技藝還包含了勞動人民利用空氣動力學原理進行動力運用的技藝,是勞動人民對大自然資源的利用並通過生產勞動凝結而成的思想智慧和實踐經驗的成果。福船的制帆技藝不單用於早期船業製造,同時也融入在漁民的民俗信仰中,如廈港龍珠殿“送王船”民俗中的王船製作。制帆技藝象徵著人們載風雲莫測,海浪、氣象、水文條件不斷變化中,迎風鬥浪,戰勝自然、挑戰自我的拼搏精神,在海洋文化傳播、傳統技藝傳承、宗教信仰民俗、疍民情感理念、漁港歷史傳承方面滿足人的更高層次的精神追求。
區級
五祖拳(思明區)
五祖拳是武術南少林拳的一種。據唐許稷的《閩中記》等資料記載,在唐代少林武術隨著佛教禪宗的南傳也已逐漸在閩南地區盛行。清末泉州人蔡玉明以太祖拳為基本功底,綜合其他門派拳法的特點而創立“五祖拳”又稱“五祖鶴陽拳”。五祖拳總體可分為權術套路及對練技術等內容。拳譜套路有80套,共120多個動作。套路的組合講究精神氣力,腳步手法,著重於攻防兼顧,進退有據。對練徒手技術轉變靈活,善於利用壓技、撬技等各種技法連粘,如太極推手,以柔克剛,以剛制勝等。
七娘媽生做十六歲
依《清史稿.食貨志》記載:“凡民,男曰丁,女曰口。男年十六為成丁,未成丁亦曰口。丁、口系於戶”。依《福州府志》清乾隆十九年(1754)“近世於冠禮鮮能行者,郡中惟一二禮法之家偶一舉行。民間則男女年十六延巫設醮,告成人於神,謂之‘做出幼’。”泉州七夕節,其節日活動內容原為乞巧,後來轉化為“七娘媽”做生日,俗稱“七娘媽生”。依據《泉州習俗做十六歲》,書中記載:“傳說中七娘媽是主管婦女幼童的,有送子、催生、養生、乳母、痘疹、眼光、蒙引七位娘媽,會庇佑各家各戶的小孩子順利出生及茁壯成長。閩臺兩地皆是藉由成年禮使壯丁進入社會體系,承擔家庭責任,意義更加不同。
延繩釣(放緄)漁法
延繩釣漁法,俗稱“放緄”,是一種古老的海洋捕魚作業方法,也是一項取之有度的傳統生產技藝,凝聚著世代漁民與海洋漁業資源共生共榮的精神和智慧。延繩釣的釣具主要由母線(緄身)、子線(繚下)、釣鉤和浮子組成,在緄身上面每隔一定間距延放繚下,在繚下末端系結釣鉤,釣鉤搭有魚餌,魚餌懸浮在一定深度的水中,誘魚上鉤取得漁獲。
閩南鐵枝木偶藝術
木偶戲起源於漢代,盛於唐宋,迄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閩南鐵枝木偶藝術又稱閩南鐵線木偶藝術,俗稱“尪仔戲”,它由皮影戲藝術改良而來,填補了皮影戲不能再亮處表演的不足。在表演中,作為藝術造型的鐵枝木偶是表演的主體,演員通過操控鐵枝木偶上的鐵枝進行表演,讓鐵枝木偶的表演動作更具藝術性,一尊木偶需要由三人配合,分別操縱木偶的頭部、腰部、手與腿,且需要和諧統一連貫的動作配合以及默契的演唱臺詞、對白合作,每個人都要會唱、會念、會做,並配以音樂達到優美的視覺效果,讓表演的戲曲人物活靈活現,引起觀眾共鳴、認可與關注。
閩南杖頭木偶藝術
閩南杖頭木偶藝術是一種古龍的漢族傳統戲劇,古稱“杖頭傀儡”,又稱“託偶”、“托戲”、俗稱“三根棍”。閩南杖頭木偶高約1米,裝有三根操縱杆,兩支控制左右手,中間稱為“命杆”控制木偶的頭部與身軀表演。它以淳樸的藝術風格,靈巧的操縱技藝,生動的木偶造型,在國內外藝壇上享有很高的聲譽。具有強烈的漢民族風格和濃郁的閩南生活氣息,是中國鄉土藝術的瑰寶。
蘇式裝裱與修復技藝
書畫裝裱悠久,從戰國帛畫、繒書到西漢大帛畫軸,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那時書畫裝裱的原始動機,只是單純的懸掛和裝飾。而書畫裝裱修復技藝是我國獨特的傳統手工技藝,主要用於書畫、碑帖的裝飾和修復還原,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這一技藝的出現,為保存珍貴民族文化遺產、傳承古代文明作出巨大貢獻。
蘇派裝裱的特點是裱件平挺柔軟,配色素淨淡雅、古樸大方、和諧統一,裝制切貼,整舊得法,裱工精湛,有“吳裝最善,他處不及”的美譽,並對其他地區裝裱風格產生了重要影響。
古字畫裝裱修復是一項特殊技藝,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脆落的古代典籍經過聚散和轉手以及天災、戰亂的毀壞,大多千瘡百孔、破爛不堪。古字畫裝裱修復,化腐朽為神奇,是保護歷代古籍完整流傳至今的重要一環。
古字畫裝裱修復,讓破舊書畫起死回生,讓千年文化盡可能完整的展現,讓人們能夠更加真切的感受到古代的文化,守護著中華文明千年的載體——古籍、古字畫。
“閩花藝”技藝
廈門市園林植物園位於廈門島東南隅萬石山,始建於1960年,是鼓浪嶼——萬石山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占地4.93平方公里,是一個集植物物種保護、科研、科普、生態保護、旅遊服務、城市園林綠化植物推廣應用和園林工程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植物園。建園以來,園林植物園在大力薈集植物品種的同時,精心營造植物專類園,使新的人文景觀與舊有景觀交融,已成為國內頗具特色、影響廣泛的園林植物園。花藝流派繁多,按區域劃分,有歐洲花藝,日式花藝,西方現代花藝,中國傳統插花等。據考證,中國傳統插花藝術萌芽於西周至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在發展的長期過程中,傳統插花經歷了漢代的原始期、南北朝時的發展期、隋唐的興盛期、宋代的極盛期、元明的成熟期、清代後期的衰落期等各個階段並廷傳至今。“閩花藝”技藝,吸取中國傳統插花藝術內涵及園林、盆景、書法等藝術的精華,在閩傳統文化與藝術的滋養下,經長期磨合發展,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閩花藝”技藝風格和文化內涵,是一種高雅藝術,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具有極高的實用藝術價值與民俗文化研究價值。主要是採用自然花卉植物,經構思、構圖、素描、選材、製作(加工)、擺放等。作品它秀美、細膩展示自然之姿。大體可分為樹型、草型、湖型、蕉型、自由型等五大類。可通過不同有花器表現(瓶類、盆類、缸類、碗類、筒類、籃類及異形花器)及無花器表現。通過花藝師完美融入花材精心創作後,這些原生態作品畫面,所產生盎然生機景象或清麗淡雅、或禪意綿綿、或大氣磅礴。幽人雅趣每一朵花兒都綻放著生命的原色;有獨特的藝術風格,既有形式美,又有思想美,作品的畫面中意境更勝似“雖由人作,宛自天成”令人賞心悅目。
【風景名勝】
園林植物園
廈門市園林植物園始建於1960年,坐落於廈門島東南隅的萬石山。全園占地4.93平方公里,是一個集植物物種保存、科學研究、科普教育、開發應用、生態保護、旅遊服務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植物園。
現已從世界各地引種栽培保育植物9000多種(含品種和種以下分類單位),建成棕櫚植物區、多肉植物區、裸子植物區、奇趣植物區、薑目植物區、雨林世界等十幾個專類園區,擁有國內目前規模最大的室外多肉植物展示區,是全國科普教育基地、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示範基地、全國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工程——棕櫚植物保育中心。
廈門市園林植物園植物景觀、自然奇觀與人文勝景相互交融,園區內風光旖旎、舒適宜人,是鼓浪嶼——萬石山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的核心組成部分和國家首批AAAA級旅遊景區。園內山巒起伏、奇岩趣石遍佈,薈萃“萬石涵翠”、“太平石笑”、“天界曉鐘”、“萬笏朝天”等廈門名景;坐擁天界寺、萬石蓮寺、太平岩寺等名刹古寺。
鄧小平、胡錦濤、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及一些國內外政要都曾來園視察、遊覽或植樹紀念。1984年鄧小平同志在南洋杉草坪內親手種植了一株大葉樟,現已成為人們緬懷一代偉人的場所。
胡裏山炮臺
廈門胡裏山炮臺景區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廈門胡裏山炮臺始建於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文物保護範圍約5.54萬多平方米,其中城堡內面積1.3萬平方米,分為戰坪區、兵營區和後山區,炮臺結構為半地堡、半城垣式,兼具歐洲風格和我國明清時期的建築神韻。
胡裏山炮臺是中國近代洋務運動的產物,因其所處重要位置,歷史上被稱為“八閩門戶 天南鎖鑰”。戰坪區28生克虜伯大炮是聞名遐邇的“世界炮王”,經國家文物局鑒定確認為“世界現存十九世紀製造的最大、完整保留在炮臺原址的後膛海岸炮”,併入選了國家“十二五”期間大遺址保護專案和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紀錄;位於後山區的鐵模鐵炮是我國近代鐵模鑄炮法的“遺世孤品”,亦為珍貴的鎮臺之寶。
胡裏山炮臺作為廈門旅遊的亮麗名片和重要窗口,因其厚重的歷史人文價值、獨特的濱海地理位置、優美的自然生態景觀和豐富的旅遊活動專案,成為了廈門環島路上文化底蘊深厚、美學價值薈萃和擁有最美與絕佳觀海點的複合型文化旅遊休閒景區。
廈門奧林匹克博物館
廈門奧林匹克博物館是由國際奧會和中國奧會批准成立的首家奧林匹克專題博物館,也是國際奧林匹克博物館聯盟32家成員之一,由原國際奧會委員、國際奧會文化暨奧林匹克傳承委員會主席、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協調委員會委員、世界著名建築專家吳經國先生多年籌畫設計創建,並親任館長,擁有獨立產權的首座奧林匹克博物館。館內收藏了豐富的奧運會相關文物,旨在薪傳奧林匹克文化、弘揚奧林匹克精神,讓更多的人瞭解、感受和分享奧運的歷史與輝煌。
博物館呈開放結構,主體建築分上下兩層,設計上傳承了瑞士洛桑奧林匹克博物館的理念。館內一層大廳為公共區域,配有多媒體報告廳、VIP會議室、咖啡休閒廳及可經營國際奧林匹克和歷屆奧運題材的特色紀念品商店;大廳中央有一重80噸的長江碧玉原石;二層由一個序廳和四個展廳組成,大部分展品為吳經國先生擔任國際奧會委員20年來個人收藏的奧林匹克相關文物及紀念品,包括奧運火炬、獎牌、郵票、徽章、紀念幣、吉祥物等共計11000餘件。
博物館主要功能是宣傳奧林匹克文化並向公眾展示奧林匹克歷史及珍品文物,讓公眾瞭解到更多奧林匹克資訊和知識,更近距離地接觸奧林匹克。體會“更快、更高、更強”使人超越自我、奮發向上的健康人生哲學及重在參與、公正、和平的奧林匹克精神理念。
嘉禾良庫
嘉禾良庫文化創意產業園專案位於廈門市思明區文屏路1號 ,原為廈門市第一糧食倉庫,占地面積40畝,原有建築8棟,為不同時期建設的廈門糧食倉庫,將在保留原建築結構的基礎上予以加固修復,還原歷史。
園區東倚金榜公園,西鄰鐵路公園,南眺植物園,處於廈門城市中心地帶,毗鄰火車站-廈禾路商圈,前臨廈禾路,後靠成功大道梧村隧道入口,地鐵站、公交站近在咫尺,交通便捷。園區將聚焦生活美學方面,致力於打造廈門“城市中心”的“生活美學文創園”。
這將是以“生活美學”為主題的文創園,將引入音樂藝術、休閒娛樂、創意餐飲、文創衍生品等配套創意業態,並導入集生活、休閒、娛樂、旅行、閱讀、交流、放鬆等為一體的城市生活新方式,傳播品質生活、傳遞生活理念,為現代都市新青年提供釋放情感、放鬆身心的休閒空間,成為現代都市青年的精神良倉。
沙坡尾
沙坡尾是廈門港的源起之地,從清代起就作為避風港。沙坡尾是廈港街道轄7個社區之一,毗鄰南普陀寺和廈門大學,其名來源是因為這是一大段沙灘的最末端。早期的廈門港是一處弧形的海灣,這一帶海灣呈月牙形,金色的沙灘連成一片,故有“玉沙坡”美稱。沙坡尾市集是由藝術西區團隊獨立創辦的市集品牌,定期舉辦不同主題的市集活動,是廈門最早、最大的創意市集平臺,聚集了百餘家年輕創業者。自2014年5月1日發展至今,積累了一大批的年輕設計師、創意潮人、文藝青年及年輕藝術家,他們通過創意市集的平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理念,將市集作為他們創業和嘗試夢想的舞臺。